About虛擬&實際

@分享虛擬與實際的世界中所遊玩的心得紀錄,從物理化學到生命科學、從人文藝術到現代科技、從虛擬介面到實際生命體。享受的只是一種學習與體驗。若文章內容有誤,歡迎提出以供修改,對文章的回饋,歡迎寄信給我!一起分享,互相學習成長的環境。
@個人簡介在『關於韃靼』
@我是韃靼~我的信箱:chenyuquan at gmail dot com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曲速十級 科學家夢想航向人類終極邊疆_from Yahoo

好刺激的內容~
好夢幻的可能性~
真有那樣的一天嗎?~我真期待~

----------------------------------------------------------------
最近「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系列新電影票房大好,勾起廣大星艦迷的無限回憶;而科學家們則是對星艦「企業號(Enterprise)」所配備的、號稱比光速還快的「曲速引擎(warp drive)」興趣濃厚,並已著手研究其可行性。


美國德州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宣稱,所謂的「黑暗能量(dark energy)」──也就是導致宇宙膨脹擴大的力量──可能可以藉由擴張星艦後方的太空結構、同時收縮太空船前方的太空結構,來驅動曲速引擎。而這種機制 理論上能讓星艦穿越光年距離,又不違反愛因斯坦「光速無法超越」的論點。

「在現代的弦理論(string theory)中,黑暗能量(也稱為宇宙常數cosmological constant)是一種儲存在真空中的能量;所在之處成對的物質與反物質(anti-matter)會自發性被創造或消滅。」貝勒大學研究人員 Gerald Cleaver表示。

Cleaver指出,當宇宙常數為正值,黑暗能量會迫使太空本身不斷擴張;當宇宙常數為負,太空則會收縮。因此,若透過將星艦後方太空的宇宙常數值調整為正值,以及讓前方太空的宇宙常數為負,就有可能橫越需要超越光速才能達到的距離;而星艦本身的速度甚至不需要超越光速。

上述這種實際速度不超過光速、卻能進行超光速旅行的太空曲速理論,是在1994年首度被墨西哥物理學家Miguel Alcubierre所提出,在當時並沒有其他的理論可解釋這種效應如何能發生;而貝勒大學的科學家聲稱,理論上黑暗能量可能就是實現曲速引擎的關鍵。

但如此一來所需要的能量可能會非常龐大,幾乎等同於一整個木星的質量;而跟愛因斯坦計算光速旅行將耗費無限大能量的計算相比,這至少還有可能。貝勒大學研究人員Richard Obousy並表示,曲速旅行所需的能量在未來還有可能大幅縮減。

「初步的運算顯示,曲速引擎會需要比整個宇宙所有的、更大的質量能量(mass energy);」Obousy表示:「不過接下來更精密的運算顯示,所需的質量能量範圍不超過整個銀河系。而更振奮人心的是,我們的曲速引擎範例又進一 步降低了能量需求到木星大小。」他補充指出,這樣的進展顯示未來該數據還有降低的空間。

(參考原文:Warp Factor 10! Star Trek warp drive in the works,by R. Colin Johnson)

--------------------------------------
看似合理也頗有道理~也許還有其盲點吧~
猴仔老爹想來討論嗎?~不過看你最近頗"心"累的樣子~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8051單晶片控制板

(20130115編輯)
趁著當兵有空閒,想來學一些新的事物,除了英文外總是摸些東西比較踏實。有鑒於之前使用LabVIEW對於軟硬體的方便,想要對軟體與硬體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於是上網搜尋到了蠻常看到的“單晶片”。凡事總是要起個頭!於是就下訂了。


購買的套件如上,非常豐富
2X14(?)的LCD顯示螢幕

主機開發板

後記:(20130114補充)
廠商也附了許多文件,主要的語言是組合語言(??)有測試了幾個Demo玩玩看。不過對於組合語言對於從"G"語言跨過去的我好像門檻有點高高高,時而摸摸時而沒碰。我的單晶片與程式語言就斷斷續續的了!

不過不信邪的我還是在2012年底買了需要程式語言的Arduino,不過Code介於LabVIEW與組合語言(and/or C語言)之間,是個很好的橋樑,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期待在文字型程式語言功力大增後可以再進一步的回來單晶片(Or 其他更進階的軟硬體)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