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虛擬&實際

@分享虛擬與實際的世界中所遊玩的心得紀錄,從物理化學到生命科學、從人文藝術到現代科技、從虛擬介面到實際生命體。享受的只是一種學習與體驗。若文章內容有誤,歡迎提出以供修改,對文章的回饋,歡迎寄信給我!一起分享,互相學習成長的環境。
@個人簡介在『關於韃靼』
@我是韃靼~我的信箱:chenyuquan at gmail dot com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Shared Variable_1

前言:
最近接觸了Shared Variable,主要的原因是想要測試無線感測器,抓取Wi-Fi訊號,研究了相關的TCP/IP,DataSocket,還有Shared Variable。不過還沒有甚麼進度就是了。

測試:
主要是根據資料,在Project建立了shared variable後,在properties內設定為Network-Published,一開始按照書中設定了Eanble Aliasing,不過不只網路連不到,連本機都讀不到!??

根據variable type有幾種設定(I/O alias, Network-Published & Single Process),所以我先設定single Process--->OK,然後設定Network-Published,但是就不設定Enable Aliasing(這個設定好像是要綁定特定對象。),然後即使在本機,但是用不同的VI去設定也可以成功的讀取(有點delay就是了,可能是延遲時間設定得比較久。

如下兩圖片:
Main.vi

Different VI
在Main VI裡面,可以寫入shared variable然後從同步迴圈去讀取數值。然後Different VI設定shared variable的參數,可以從資料庫去讀取所需的資料。

後記:
不過用MBP & 另一台小筆電設定都無法取得資料,另一個測試使用DataSocket就可以透過IP去擷取資料了。

自從換了工作,主力都在LabVIEW上面,反而沒時間紀錄學習LabVIEW的東西,只能說學的東西太多了,來不及整理,希望每周都有時間抽空紀錄一點。

參考:
NI的文章中有講更深入的設定,先備份下來,也許將來有機會用到:
我該如何利用 Shared Variable 在多個 LabVIEW 可執行檔間溝通?
另一篇主要解釋Shared Variable的原理:
Using the LabVIEW Shared Variable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NI-DAY-2013

前言:
暌違多年,在有機會下,又將參加NI DAY了,當然又是不是自己出錢。想到當初在實驗室接觸了LabVIEW然後又參加很多研討會/活動等等,目前的工作又主要是以LabVIEW為主(第一個專案),將來會如何真的是說不準!!

今年開始以來,因為一些重大的因素,使得我想要在LabVIEW上面更加的深入了解,也因此多閱讀了不少書,雖然都還在研讀中。而有機會參加NI DAY,更是再去與認識的舊朋友相逢還有結交新的朋友。

一個好友-Ancle 雖然平常不常聯繫,但是卻也很有緣份的有幾面之緣,這次特定跟他取得聯繫方式來跟他在NI DAY會面。這次在NI-DAY 2013除了跟同事一同去外,也遇到之前在中研院合作的朋友。也經由Ancle認識了另外兩位新朋友,我們下午三點後,就在大廳聊天聊地,真是開心。



一早的開幕與Keynote,講到延後結束,都餓了。

LabVIEW 小講堂,分享了不少實用技巧

LabVIEW爭霸戰,明年我就會坐在上面~

下午找到機會請人幫忙合照,不過一來在室內,二來朋友手有點晃了,可惜。

NI 辦活動又回到國際會議中心了,距離上一次參加已經是2007年的事情了,真是久遠。
我還厚顏的跟NI的內勤小妹邀合照,還好她沒拒絕跟很大方地願意合照,希望這麼認真又可愛的員工能在NI做的開開心心且順順利利。
後記:
參加活動除了能聽一些新東西外,我想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與新舊朋友相聚分享,這也都是專業以外的重大人生經驗。期待明年的NI-DAY囉~~~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Hacking Work夠駭 才能成為職場A咖-CH1~7

前言:
入手了一本與“駭客”有關的書籍-Hacking Work夠駭 才能成為職場A咖。雖然內容比較針對於軟體相關性的工作,但是作者本身也提到“駭”可以存在任何形態的工作中。也提到駭工作是個人選擇,而技術的定位是強而有力的啓動器。

一些不錯的名言:

CH01: 如果你覺得自己描小的無法發揮功效,那你一定沒跟蚊子同床過。---貝蒂,瑞斯 Betty Reese (美國領航員)

CH02: 勇於天真。---巴克敏思特,富勒 R. Buckminster Fuller (建築師暨未來主義者)


CH03: 見到人人見到的東西而想到沒人想到的想法,這也是一種發現。---赫拉克里特斯 Heraclitus (希臘哲學家)

CH04: 擺脫所有無用、不美或不愉快的東西---來自無名氏的一封病毒郵件

CH05: 這背後藏者天大的快樂---葉胡達,阿密查 Yehuda Amichai (以色列最偉大的現代詩人)

CH06: 願邪惡的力量搞不清楚到你家的路。---喬治卡琳 George Carlin (傻瓜中的傻瓜)

CH07: 毆打將持續至士氣提升為止---現行工作設計法

記錄:

駭客:好奇心、想像力、驅動力(P21)

LISTA: Leaders Imaging Solutions Through Action, 經實作想像解決方案的領導人(P34)。


兩種駭法:硬駭,主要是改變事務;軟駭,主要是改變工作關係。"硬駭"是你對無生命系統所作的任何改變;"軟駭"是任何能改變你和他人或團體之間關係或工作協定之事---因為你的干預,促使他們答應改變運作模式。其中軟駭分成兩類:交易談判以及改變關係(P44)。


Y世代:1980~1990出生(P49)。


軟駭與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脫離不了關係(P50)。


人人必做的五種駭行:軟駭你的新聘人員過程、硬駭一件會傷你元氣的小事、軟硬兼施駭每一項新計劃的開端、硬駭一件摧毀效率的大事、硬透過駭讓世界更好(P56)。


技術不是重點--建立適合你的可攜式工具包才是(P59)。


合乎道德之職場駭行十誡(P68)


要如何成為一名偉大的善意駭客?練習,練習,再練習!(P74)


三樣在公司真的壞掉的東西:公司搞不清楚狀況、看似協助,實為控制、擔任員工是高風險的職業(P82)。


目前任何僱主與任何員工簽訂的勞務契約,99.9%對公司有利(P93)。


針對員工是高風險的職業兩個參考:2009/09--《時代》封面故事〈失業國〉(Unemployed Nation)以及同年數個月後《商業周刊》用了〈可拋棄式員工〉(The Disposable Worker),在此同時,《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宣佈:成長達到六年來的新高,雇主仍對雇用持審慎態度。

小結:
一成不變與亢長迂腐的流程不僅在東方世界,也在歐美世界一樣的存在。每當有小破壞性創新或者大改革,才能有新的面貌,只是實際的執行上其實也真的會遇到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反彈,畢竟這就是人性。

這次開始將一本書的分幾篇文章記錄,便於檢索與整理,才不會使得一篇裡面落落長,造成自己閱讀的困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