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選了H.Spectrum_Batch-3的孵化器,雖然是意外,但也覺得很有趣有機會參與這個計畫。
我以『氣體分子感測與疾病』為大方向,並不以特定技術為主。
初期項目以改善現有臨床病人氣體採集方式;建立疾病與氣體組成、趨勢與預測;研發符合Unmet need的生理監測方式,逐漸實現非侵入式的預防性醫療。
<主題>
氣體分子領域是個有趣可深入研發的『“舊”藍海』。
氣體檢測是屬於真正的非侵入式檢測,如同X-ray, MRI等,其實也是有現成的氣體檢測,就是“碳13 幽門螺旋桿菌呼氣檢驗”檢測胃炎、胃潰瘍等。
<想法>
想法依然是啟蒙期,約以三點描述如下:
1. 疾病與氣體的組成,目前其實已經有很多相似的技術(研發中或者已經是商業產品(Ref))但都是針對單一疾病與氣體而建立的感測器系統。
==>技術轉移與開發
2. 人體吹出的氣體組成高達千種,被確認的有幾百種,除了一些在醫學上已經被認可(非實際的臨床應用)外,大多都是在醫學研究期刊記載。前述的如:糖尿病&丙酮、肺癌&醛類、腎功能&氨與膽固醇代謝&異戊二烯等等,國外亦有發展高靈敏的丙酮偵測器,反而用來穿戴式裝置,因為人體在運動時,流汗蒸發的成分亦有丙酮(Ref)。
==>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
3. 趨勢與預測則是著重在非精準的模糊醫療,屬於預防醫學的領域。
==>臨床應用與商業模式/計畫
另外有兩個定義如下:
1. 非實際的臨床應用:
是指從新技術並未實際使用在臨床。例如乳癌細胞與EpCAM有關,從過去的臨床上已經有實際的檢測結果,而現行所研發的新技術,可能會以此做為標地物而開發,也許在學術研究上有所發展,或者僅在非正式的檢體研究,但皆未正式的臨床研究紀錄或者進一步的產品化等等。(前述的碳13就是已經有正式的臨床應用與實際在醫學檢驗項目內)
2. 非精準的模糊醫療:
2. 非精準的模糊醫療:
想法來自於精準醫療,但其實精準醫療已經行之有年,例如針對病患的疾病投以對應的治療,其實就是“精準醫療”的核心概念,只是2015年歐巴馬正式宣告而產生了精準醫療時代來臨,當然也許目前的精準醫療會比較著重在於DNA維度含以下,但相似的概念是一直都有的。
回到非精準的模糊醫療,因為精準醫療費用昂貴、單一症狀檢測太過狹窄,而且開發上也是需要大量的資源。我之前與一位醫生聊天談醫療開發,我也認同他提出的“預防醫學”重要性,但如何驅使潛在的客戶(目標範圍)進行檢測,則需要費用較低、檢測方便、受眾者多等的方式。例如台灣人口就多達43%的男性是肥胖,肥胖衍生的常見疾病也許多,若能以簡易低價的方式去做檢測,然後讓真正需要的潛在病患再進一步做進階的檢測,這也是想法之一。(以上是舉例,其他如老人人口、營養不良人口、性別等等)
而這個方式不需要現有或者正在開發中的精準醫療一樣的“超高階”核心技術,但輔以大量受檢民眾資料(好聽一點的叫做大數據)以及背後的資訊處理與追朔(流行的就叫做機器學習或者AI了~)逐步建立起另一種真正非侵入式的檢測。
回到非精準的模糊醫療,因為精準醫療費用昂貴、單一症狀檢測太過狹窄,而且開發上也是需要大量的資源。我之前與一位醫生聊天談醫療開發,我也認同他提出的“預防醫學”重要性,但如何驅使潛在的客戶(目標範圍)進行檢測,則需要費用較低、檢測方便、受眾者多等的方式。例如台灣人口就多達43%的男性是肥胖,肥胖衍生的常見疾病也許多,若能以簡易低價的方式去做檢測,然後讓真正需要的潛在病患再進一步做進階的檢測,這也是想法之一。(以上是舉例,其他如老人人口、營養不良人口、性別等等)
而這個方式不需要現有或者正在開發中的精準醫療一樣的“超高階”核心技術,但輔以大量受檢民眾資料(好聽一點的叫做大數據)以及背後的資訊處理與追朔(流行的就叫做機器學習或者AI了~)逐步建立起另一種真正非侵入式的檢測。
『初步篩檢』、『資料分析』、『技術開發』是幾個關鍵概念。
<幾個可行的方向>
1. 根據有接觸的的醫師所說,目前亦有臨床用的裝置可以採集肺癌病患的吹氣,但因為病患本身已虛弱,現有的臨床裝置在實務上是不可行的。如何改善這個裝置,讓病患可以在沒有需要額外的努力下也能採集到氣態檢體,也是一個切入角度。
2. 環境檢測,藉由中度靈敏的儀器,針對幾個會影響人體健康的氣體為標的物,提供環境品質與相對應的資訊/解決配套/預防醫學等。
<關於團隊>
<幾個可行的方向>
1. 根據有接觸的的醫師所說,目前亦有臨床用的裝置可以採集肺癌病患的吹氣,但因為病患本身已虛弱,現有的臨床裝置在實務上是不可行的。如何改善這個裝置,讓病患可以在沒有需要額外的努力下也能採集到氣態檢體,也是一個切入角度。
2. 環境檢測,藉由中度靈敏的儀器,針對幾個會影響人體健康的氣體為標的物,提供環境品質與相對應的資訊/解決配套/預防醫學等。
<關於團隊>
團隊的重要性,不管是新創團隊或者是既有的舊團隊,都是公司/專案是否能持續與堅持下去的核心關鍵。對外,天使或創投對於新創團隊,也許看的是計劃本身,但是否擁有一個『團隊』仍然是評估的重點。這邊就後續再持續記錄了。
<2/1階段性紀錄>
除了在H.S.3的分享外,透過得到的回饋也可以反思更多面向。
這一些也持續發想中,應暫時不會在此找團隊成員。
也更新更多資訊在額外的紀錄中(不分享在此)
<參考資料>
<2/1階段性紀錄>
除了在H.S.3的分享外,透過得到的回饋也可以反思更多面向。
這一些也持續發想中,應暫時不會在此找團隊成員。
也更新更多資訊在額外的紀錄中(不分享在此)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