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虛擬&實際

@分享虛擬與實際的世界中所遊玩的心得紀錄,從物理化學到生命科學、從人文藝術到現代科技、從虛擬介面到實際生命體。享受的只是一種學習與體驗。若文章內容有誤,歡迎提出以供修改,對文章的回饋,歡迎寄信給我!一起分享,互相學習成長的環境。
@個人簡介在『關於韃靼』
@我是韃靼~我的信箱:chenyuquan at gmail dot com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自動化軟體測試&非自動化軟體測試

前言:
撰寫了許多Code,還需要人為一項一項測試嗎?可能非常的耗費人力、時間,而且“也不能確保每次的”再現性、重複性。這時候利用軟體本身的優點,使用軟體進行軟體的測試就是一種必須行為。網路上討論自動化軟體測試的文章千千百百種,以下參考另一篇文章所提及的關鍵點。

三個原因:Regression, Some tasks cannot be done manually, Parallel testing.

其中第一項的『Regression』,利用軟體自動化地去重復複雜、重復的行為,以得到低誤差性的測試,是很關鍵的一點,因為人為測試總是會無法百分百遵行“(精密)標準操作流程”,而軟體則可以使程序依照所傳寫好的法則去運行數百數千萬次以上而有著非常低的誤差(正常條件下*)

第二項與第一項其實也是有點相似,但著重在測試項目的複雜性質,文中提出類似影像判別(某方面而言也是一種極大量數據)。

第三項則是建立虛擬的使用者,而非真實的使用多測試者去進行測試。

以上三點是大多建議、推崇、遵循自動化軟體測試中的幾項,其它還有更多原因就不在此討論,不過同時我想提出的則是相反的建議:什麼情況下則不適合自動化軟體測試。

1. 沒有被妥善定義的最終需求。

2. 沒有被良好設計的精密與精確標準操作流程(PPSOP)。

第一點的提出,則是衍生於醫療器材的發展,醫材法規專家林秋雄博士曾說:『Drug by discovering; Device by designing』,而推廣醫療開發領域的Stanford教授-Dr. Mochly-Rosen,在其衍生的Bio-design課程裡面也提到,『Intended Need』,在還沒被妥善定義的需求前,設計與做過多的自動化軟體測試是不恰當的。

第二點我特別定義PPSOP則是一般SOP著重在儀器/設備/實驗的成熟操作流程,但一個成熟的SOP早已經過不斷的測試與驗證,但在專案開發初期,其實定義這種SOP容易疏忽掉細節(魔鬼藏在細節裡)。所以我認為開發初期,更重要的是精密與精確標準操作流程(PPSOP),而PP的意思是包含所有操作流程的細節外,如基本的順序、時間、數量外,還有與前後相同試驗的相關性、先後順序、測試者/研究者的操作習慣等等,都必須被記錄下來。而這就回歸到Design of Experiment (DOE)的設計是否正確、測試者/研究者是否遵循以及回饋等等。

其實第二點與第一點有重復到,都是著重在需求(Intended Need or DOE)的定義,而這兩點則分別屬於兩個不同開發階段,而這兩個階段與自動化軟體測試的交集仍然有一段距離。

此篇文僅描述一些方法概念,如何進行則又有許多眉眉角角。希望藉此記錄下來提醒自己也提醒自己參與的團隊,勿過度技術化,所謂Garbage in, garbage out,設計不良的架構/DOE,用了再好的自動化軟體測試,得到的也只是一堆”無用的大數據“而已。

*不考慮撰寫不良的程式碼、錯誤的演算法等等

Ref:
1. 3 reason to automate software testing
2. Biodesign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Blondies, 不同口感的Brownie系列~

今日點心,Gordon James Ramsay的家常食譜-
Brownie的姊妹=>Blondie,外酥內鬆軟。
二廚技能達成~~


參考書籍:
Gordon Ramsay's Home Cooking: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Fabulous Food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隨機騙局 Fooled by Randomness

Nassim Nicholas Taleb.

Randomness (隨機),這個看起來不科學的科學名詞,漸漸地被注重了(有嗎?),可是在日常的生活裡面,卻真實地掌握一半的決定權(這句話就不科學了)~至於科不科學倒不是書中的重點,而是使用更寬廣的思維去思考所有你看得到跟看不到的表象(這句話很有哲學)~

『隨機』&『因果』(大致上的分類)就定義幾乎所有的事情,過猶不及或者中庸之道,隨人選擇。是好或是不好,有時候就隨緣吧(因果),或者看運氣了(隨機)~{以上是很隨性的隨筆}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兩個人的老後

原文:人生の使い方, 若直翻的話,比較像是『如何使用人生』!?
作者:平 安壽子。

書中以熟年夫妻(半百)的人生使用說明,真正的人生從變老才開始!用輕鬆愉快且寫實的生活多人角度去描述即將退休的老公以及希望老後生活有趣的老婆之間的種種對話、心中小劇場等。

以兩三天睡前閱讀完畢,書中以非常寫實幽默地描述中年夫妻的日常生活,讀來頗有感觸,因為即使是年輕夫妻、同居戀人,也許都可在此書中找到一些共鳴之處。只能說,人與人的相處模式/狀況,是不分年齡,不分種族,以及不分男女的。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從 0 到 1, Zero to One

作者:Peter Thiel,自序的部分,作者說了以下一段文字很符合此書的概念:

複製別人的模式比創新事物容易。做大家都知道怎麼做的事、提供更多熟悉的東西,這是由1到n。但是,創新是由0到1。創新獨一無二,創新的時機與開創出的結果也是新鮮奇特的。

從零到一、從一到多,其中的難易度(?),複雜度(?)是否與創新或者重複有著簡單的關係式?這點就不得而知了。但若簡化定義”創新=世界級大公司(或賺大錢)“,雖然這很多周刊、文章在討論時”不小心“所隱含的”真義“。只是這樣的定義還是很狹隘~(對我而言)

自創思維_ The Startup of You

作者:Reid Hoffman,聯盟世代的作者之一,這本是在其之前的書籍。

書中的精華關鍵句:
Adapt to the future, invest in yourself, and transform your career.

中文的副標題下的也很不錯: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瞬息萬變世界的新工作態度

有趣的是前一句”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也與中文世界的”吾日三省吾身“一樣。有明確/或建立起的目標、理想或價值觀,不斷地修正自己並前往終點。跟聯盟世代可以接續欣賞,其概念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聯盟世代_ The Alliance

Reid Hoffman,LinkedIn創辦人與其他兩位夥伴(Ben Casnocha, Chris Yeh)共同合著,有關連結新世界的工作模式。內容描述一種工作模式,也在國外行之有年,但細心思考,同樣的概念/模式其實在非美洲區域亦有不少相似,如”吸引團隊“、”工作及作戰“、”任務“、“人脈情報網絡”、”校友會“等觀念。

評估一間企業的成功與否,原因有千千百百萬種,很難簡化為幾點觀念,包含了市場、資源、人才,當然可以更簡化為天時、地力、人和,但這樣就沒有討論下去的趣味。
中文的奧妙是使用玄學、形而上的概念去概括所有含義,值得深究,可惜的是並非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去汲取到前人的智慧結晶;而非中文的世界,留下了許多文件化資訊、科學化分析等,可以使得後人可以”踩“在前人身上,往前大步邁進。

但前述的論點卻也值得商榷,因為歷史可考究而相信、亦可以被呼隆而帶過!不過書籍中的資訊在萬事起頭難的時候,具有指引的功能,確是值得每個人學習與反省的,尤其是在新創事業裡面,常常知識的Knowhow(關鍵點)都只存在少數人的腦袋,不可否認的這是必須保護的,但如何進行、如何思考卻也無法釋放出的話,這樣的公司需要的只是”人力“而非”人才“。(前述的分析亦可以討論!)

Hacking Work夠駭 才能成為職場A咖-CH8~12

前言:
這篇接續上次未完的筆記,從第八章到第十二章以及後記。時間隔了有點久遠,差點都忘了之前紀錄的內容。讓自己的思緒繼續進入駭客的世界!

一些不錯的名言:
CH08: 有效率地去做根本不開做的事,是最無益處的。-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

CH09: 你必須先指出你的恐懼,才能加以祛除。-尤達大師 Jedi Master Yoda

CH10: 改變仍是由具某種權力的人完成。驅動變革的同時是擁有平台與能力的經理人:他必須擁有宣揚新方向的平台,並且有能力聘用、晉升及獎勵接受這個新方向的人。-傑克,威爾許 Jack Welch (奇異GE 前執行長)

CH11: 深深打動我的是行動的急迫性。光知道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加以應用。有意願是不夠的,我們必須付諸行動。-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文藝復興人士)

CH12: 別懷疑,一小群有思想、肯投入的人就能改變世界。事實上,那是唯一改變過世界的東西。-瑪格麗特,米德 Margaret Mead (文化人類學家)

記錄:
轉型期間最值得需要問的三個問題是:什麼正在轉變?這種轉變會帶來何種影響?誰贏、誰輸?(從“個人與組織轉型專家-William Bridges")

針對”數位足跡“(p103):
A: 如果我們無法掌控我們自己的資訊,加以解釋-其他人就會替我們下定義。
B: 管理數位足跡-1.交易談判, 2.增加正面的評論, 3. 縮小數位足跡的規模


自願為奴

[書籍] 自願為奴,艾蒂安 德 拉 波埃西,法國中世紀(1530-1563),生命短暫,連著作/作者名也是由別人的紀錄才留名後世,一生短暫也顯現在此書中,短而深刻(註一)。此書提到人民對於權力的”潛意識“屈服,自願放棄自由的天性,而將權力給潛主(任何暴君形態等稱呼,註二)。

與之前的動物農莊,或者近期的蒼蠅王,有著本質上的相似(註三),究竟自由/奴役、工作/志業、理性/感性(本性)是否能夠如此輕易地劃分為二呢?我認為是無法的,而我的態度/本質上也嘗試/持續地分享/傳遞更多元的概念。對,多元成家也好、同志議題也好、勞工議題也好,都沒有絕對的零/壹,但是社會的觀念(或同理心、或尊重等說法皆可)卻還是不夠普及。(註四)

註一:page 5
註二:page 47
註三:人與哲學之議題,仍然是個有趣的Möbiusband(梅比斯環)現象
註四:自己的想法,也許不是我觀察到的這麼嚴重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動物農莊


動物農莊:歐威爾 (George Orwell)

中秋節之前,搭車返回北高途中,閱讀完George Orwell所撰寫的動物農莊,一文敘述社會階級,權力,統治,思維。即使歷經數十年,依舊顯示出人的本質是早已深入基因。

不論接受與否,只會一再的於歷史出現。

有趣的點則是: "自由是可以自由地做出他人不願接受的評論"。

我認為這也有所前題之下的定義,但隨人"自由"的與; 我想也屬於一種"自由"意識。

此版本是:2016二版2刷,麥田出版;譯者:陳枻樵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三維電腦斷層掃瞄之應用-相位對比


喵~
傳統的3DCT有其應用極限,有新的科技可以應用在化學元素辨識。
之前在故宮的時候,3DCT系統也在規劃時就搭載了X-ray的傾角控制裝置,也許可以進一步應用此技術。

文中所提到的原子序成像,較為學術的名稱是:Phase-contrast X-ray imaging、相位對比X光影像,不過只能應用在比較低原子序的化元素比較有用

Ref:
https://goo.gl/xdiB2g
原文副標題:
原來掃描貓咪的方式不只一種。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設計思考改變世界_Change by Design, Tim Brown, 吳莉君

思考改變世界_Change by Design, Tim Brown, 吳莉君.

前一篇提到設計相關的碎碎念文章(Design & System),一些想法是從此書出來,這本書其實原文已經在2010年出版,提到世界知名的IDEO公司核心人物-Tim Brown在一連串的設計旅程中所歸納出來的想法,提到『設計思考』更適合也更被需要在目前與未來的社會裡面。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如下:(精簡節錄書中)

創新三空間 = 發想、構思和執行,任何專案在開始到結束,將在此三空間不斷的來來回回不止一次。

而成功的構想,就是越早失敗,就越快成功。

T型人,俱有跨領域合作能力和性格的人,永遠是創意組織積極尋覓的目標。而跨領域團隊很重要,但要決定一個團隊究竟只是多領域混編團隊,還是真正的跨領域整合團隊,就是以此為區隔的關鍵。

最後,設計思考可以在三大重要領域推動巨變,第一是自我提醒、第二是徹底評估,最後是找出方法鼓勵。

過去生活/職涯裡的一些概念與這本書提到的有部分共鳴,也更希望將來更可以應用這些於自己的生活中~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Yuval Noah Harari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Yuval Noah Harari, 譯名:人類大歷史 從野獸到扮演上帝,譯者:林俊宏,前日剛看完這本書籍,恰巧這本也是Bill Gate的夏日書單之一。

看完這本書也是挺五味雜陳的,書籍不厚,約400頁左右,慣於閱讀中文的話,此書的翻譯也是通篇流暢,譯者跟筆者有著數次的往來討論,非常用心。

書中的主軸是智人,就是我們人類,至於是否真的“智(慧)的人種”,當然就是看人類自己的定義囉。

頁數不多,想要描述全面性的確不是這本書的重點,而提出的主軸是描述由所得到的數據、故事、證據(考古資訊)所鋪述的“歷史”,從史前時代、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與最近熱門的生物科技革命等等,提出了很多人類本身或許不認同/不接受/不曉得的黑暗面。例如最強調神愛世人的一神教反而是最會引起戰爭的宗教,(雖然我想說這是不意外!),還有開疆擴界、找出更多歷史資訊以及發現新世界,同時也引起各種種族脅迫、毀滅,環境的浩劫、巨變等等,筆者從所得的資料中,提出不同角度的思考,也許有所疏漏、主觀,但不啻為提供更多元的面向去思考我們的歷史。

西門紅樓,有著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從此建築的故事,也是述說着一段段歷史。

Design & System

最近開始閱讀的另一本書籍,提到設計相關,也發現對於設計領域的人而言,一個最佳的(非唯一)的模式也是類似實驗設計,其中一薦者提出:『設計的本質而言,設計是一種綜合的造型活動』。當然這是指外在的形,而內在的就是所謂的『設計思考』。

閱讀至此其實蠻感慨的,這只是個引發點,感慨是累積性的。就如同過往我提出的系統開發,其中包含了三大重點:分析、設計、整合,這也是提出所謂的形,而內容如同前述需要是系統思考,比擬前述的設計思考。
不過我想提出的是第三個點,就是所謂的『態度』,如同一書提到,人類會進入科學革命,有很大的程度是接受自己的無知,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類都是如此。(PS:無知的定義又是另個故事)而對一件事情而言,謙卑、尊重、同理等等,我想至少是組成一個良好團隊、美好家庭、強大企業、首善國家的眾多元素之一、二。

會這樣說的原因如下,之前與一間到台灣來設置研發中心的新加坡商企業,技術副總面談之間,說明認為系統開發不是重點,且也認為只要能夠手動的機構,就能夠變成自動化!的確,若只是針對自動化而言,的確大多數的機構、機械都能夠成為自動化,而少部分的則要等到新技術發現,舊有限制突破等等亦有可能成真。但此言論與想法正是不重視從源頭的系統開發角度去進行策略性的,而只是進行戰略性的模式。這點與之前曾經有網路貼文有關撞牆論有些許符合。

第二點引起我終究打出這段文,則是因為這幾天與朋友約聚餐閒聊,聽到曾經合作過的團隊成員,朋友與他討論公事的時候,明確地表達了自動化就是將一連串的動作串起來即可(轉述),雖然不令我訝異,但也著實了更証實自己當初的種種感受,而此成員從這段言論,可能沒有發現當初他的公司花了幾百萬所做成的一台半自動化機台,最後卻發現沒有手動製程來的高良率,很大的程度是因為不重視整個系統開發所需要的設計思維而導致的!

補充:
系統可大可小、可廣可深、可易可雜,即使是簡單到一個螺絲,也可以稱為系統,複雜到人體、歐洲CERN、到太陽系等等都可稱乎為系統,端看如何定義。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微機電氣相層析儀這一年來的發展

登勒~陣容強大~已經技轉到台達~不過還不知道進行Clinic Trial了沒,是否有其Clinic Value~期待~

補充:這是跟故宮一樣的另一段有趣的故事,在當初碩班畢業,當了24天的兵後,等待替代役入伍之前,上來台北協助碩班老師的業界合作,做的就是此微小化氣相層析儀,完成了醜醜但還能運行的原型機後,就去服役了。不過後來的總總,就不是這麼清楚了。

這個技術,典故就是從U of M而來的,當初也有機會去密西根摸了短短一圈,那是另外的故事。回到正題,學界的Publication,若沒有完整的Patent,很容易就被複製,如文章中的故事,以及當初與老師合作的公司也是如此。

誰能搶先一步製造出原型機驗證、商品化原型機,就有機會成為集大成的人。而搶不贏的,專利不夠的,只能感受哀莫大於心死的滋味了。

PS:至於此目前看起來全部都是電機、機電、資工相關背景的研發團隊,技轉到電源管理的企業團隊,能否搞起需要真正跨領域的醫療器材(儀器)產品,態度上我還是保持其將來的發展&結果。

君不見,中正周老師的技轉螢光探測器,在與嘉X科技研發三年後,功敗垂成,十來人的團隊解散,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新聞稿:按這裡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三維電腦斷層掃描的新研究資訊~

2016的第一天~是個很不錯的好天氣~

今日看到了CT應用在Mummified Monk的研究,讓我回想起曾經短暫待過故宮博物院的研究,說是研究也不算是,主要是協助建立起國內第一台古文物研究用的3D-CT,當時主要都是在進行X-Ray CMOS的資料截取與重建(有點類似咬文嚼字的“逆向工程”),還有將測量平台/X-Ray radiator/ CMOS的整合)。

離開故宮已快兩年,幾次在一些會議上與故宮的朋友聯繫得知,當初留下來的系統雖不完美,但在整體上還是持續的協助老師的研究可以持續地進行,就覺得自己那四個月躲在圖書館研究資料分析是有價值的了(包含偶而的偷閒閱讀)~期待故宮的古文物科學研究實驗室可以越來越強大與發表更多有趣的研究結果~

http://blogs.discovermagazine.com/d-brief/2015/02/23/x-rays-buddhist-statue-mummified-monk/#.VoZticB9401

內文節錄: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Southeast Asia is home to countless ancient Buddha statues, but when one of those statues contains a mummified monk, that iscertainly a surprise.
A mummified monk is exactly what researchers at the Netherland’s Meander Medical Center found when they placed a 1,000-year-old Chinese Buddha statue inside a CT scanner. Researchers believe the statue contains the body of a Buddhist master named Liuquan, who may have practiced the tradition of “self-mummification” to reach his final resting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