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虛擬&實際

@分享虛擬與實際的世界中所遊玩的心得紀錄,從物理化學到生命科學、從人文藝術到現代科技、從虛擬介面到實際生命體。享受的只是一種學習與體驗。若文章內容有誤,歡迎提出以供修改,對文章的回饋,歡迎寄信給我!一起分享,互相學習成長的環境。
@個人簡介在『關於韃靼』
@我是韃靼~我的信箱:chenyuquan at gmail dot com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百日計畫:062-氣喘與阻塞性肺病的小筆記

你有氣喘嗎?你知道阻塞性肺炎症狀嗎?現在空氣污染這麼嚴重,也連帶地導致各種呼吸器官的疾病。

國內2003年就花費908億在呼吸系統疾病上面,而氣喘(Asthma)人口有200萬人口,全世界有3億人口。而阻塞性肺病相關(COPD)則約有150萬人口呢!

傳統檢測法是透過呼吸量測法,但精準度與方便性都無法達到最優化,畢竟整個呼吸系統的疾病太多了啊。


不過現在已經有所謂的FeNO檢驗法,因為從長期的臨床研究上得知,肺部疾病若是因為嗜酸性球(Eosinophils)而引起的話,會導致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與上呼吸道感染等等。而嗜酸性球在受刺激後產生不少化學元素,也包含了一氧化氮(NO)氣體。


正常人的NO濃度約在20/25ppb(兒童/成人)以下,而高於35/50ppb(兒童/成人)則屬於有症狀的肺部疾病(如氣喘)。


目前亦開始有醫院擁有相關檢測儀器,但費用昂貴,直到去年為止還是屬於自費項目,而去年(2017/3/9)開始,已將此檢測項目納入健保給付,不過補助一年最多三次。


FeNO檢驗法開始有較多醫生願意採用,但仍然不夠普及。

小記:
以上資訊由參考文獻與政府公開資訊而來,若有錯誤引用的地方,責任理所當然是我的問題,發現或被通報後會立即修正。

參考文獻:

  1. 許正園_評估患者使用呼氣一氧化氮測定於慢性呼吸道疾患的非侵襲性氣道發炎之探討
  2. 104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3. tac_台灣氣喘診療指引_final
  4.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_106 年第二次會議資料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百日計畫:061-Talking of Outsourcing

夜間閒話:
最近因需求重新開始查詢外包相關資訊,發現原來不只台灣外包費用低廉,其實連國外也好不到哪兒去。有一小時10美金的APP開發或更低。

外包真的是學問很大!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百日計畫:060-107年度生技醫藥法規科學訓練課程_精準醫療暨體外診斷醫療器材法規概述

5/18參與了一個講座,與現在依然很紅的精準醫療相關。課程名稱實在太長了,還好就只有兩個講座,否則名稱不知道會有多長。

主題主要與精準醫療相關,而跟精準醫療相關的也包含了醫療器材,因為日趨進步的科技能力,能夠從更少的檢體(相對於以前)得到更多的資訊(相對於現在)。

主要也是因為這次剛好朋友跟我說陳主任也有給演講,當日上午沒其他行程就來聽跟精準醫療相關的資訊。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百日計畫:059-未來最有價值的寶藏必定在數據中

這可不是口出狂言,醫療的歷史其實就是數據的歷史,從科學化的西醫(歸納法)與歷久不衰的中醫(演繹法)都是在試誤法中成長,且從自身或受試者的反應所得到不同的回饋,不管是利用儀器檢測,或者純粹是靠醫師的經驗,累積下來的都是滿滿的數據。

而在檢測儀器的高速進步下,人類也越來越有機會將許多生理資訊變成“可量化”的數據,這也表示可以更系統化地去檢驗這些數據。

最近看到有幾個開放資料庫,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與台灣腸道公民計畫。可以透過自願的方式提供自身檢體,以建立起越趨晚整的系統。根據精準醫療的原意,要達到預防醫學、個人化醫療等,必須有『長期』、『完整性的生理數據』才能勾勒出清晰的“疾病關係”。

這些也都值得我去思考將來如何進行相關的計劃~

台灣人體資料庫
台灣腸道公民計畫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百日計畫:058-炎熱與獨特混合語言的吉隆坡

紀錄一下四月底撥空到吉隆坡走走,很久以前就知道這個由馬來人、華人、原住民與印度人等等所組成的國家,但還沒機會去過,雖然之前到新加坡旅遊時,然後有去LEGO Land也算是進入馬來西亞。😆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百日計畫:056-說話的藝術

紀錄一個小故事:

前陣子在LinkedIn上,加了一個新連結,先簡稱為M君。因為我有關注他在臉書討論能源論壇的文章好一陣子,覺得是個有趣的人,雖然當時就有發現他的發言蠻常偏頗且直白,不過本著有趣的人應該都不錯。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百日計畫:057-創業家賺錢的方法和你不一樣

4/19出席一個餐敘,ISCT邀請林富元先生為座上賓,原本預期有二十人參與,不過實際約九個人出席,出席的每位都是深藏不露的社友,除了有新創的CEO、CTO外,還有創業很久的前輩,台積電退休在做投資新創與社群平台等等。

會後林先生有贈與他的第七本書籍:創業家賺錢的方法和你不一樣。這本書與其說是給新創初學者的創業基礎概念外,倒不如說是經驗分享、指引。

趁著這次去吉隆坡的機會,在航行中看完了這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