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計劃是使用簡單的元件製作出<“光”特雷門>電子樂器,一個光電阻與一個壓電元件(就是可以用來製作麥克風的東西)就可以表演不同的音樂囉。
硬體:
光敏電阻,壓電晶體,電阻
程式:
一樣的先如同計劃書的設計將原件放在應該的位置後,定義數位I/O的位置(用類似PWM的方式產生聲音頻率)。一開始先作個光敏電阻的校正,然後等待五秒結束後開始感應光敏電阻(類比I/O)讀取的電壓變化而從數位I/O輸出不同的頻率。
Command:
int/ const int:定義整數與常數(整數形態)
while(expression):當expression不成立時,迴圈將會停止,否則則一直運行下去。
millis():傳回當“Arduino電源開啓”或者“重置”後的時間(微秒)
tone(pin, value, duration):類似PWM,但是duty cycle都是50% high level以及 50% low level,但是彼此之間的頻率是不同的。
圖片:
Raspberry Pi B"不小心"也入鏡了啊!
結論:
在upload code後要快速的在光敏電阻表面上下移動來做光強度的校正,否則就只會吱吱吱吱叫了....不過聲音單調了些,而且頗刺耳,對於輕度聽力障礙的話,高頻聽起來很不悅耳就是了!但是有趣的是利用光能轉換成聲能,是個很棒,簡易的物理觀念學習呢!類似的狀況例如倒車雷達,當快靠近的時候就會急速的尖叫也是同樣的原理。
參考:
Theremin
to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