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時間內,研究工作是利用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進行所採集樣品中的化學成分,樣品來自野外觀測與實驗室製備兩種。大氣中的懸浮粒子表面所包覆的化學成分,影響了成雨機制,在空氣污染越益嚴重的今日,大氣化學提供了更多的資訊。
主要的研究如上述所說,而研究活動很有趣,除了與哈佛大學的Scot T. Martin博士實驗室合作取得樣品外,也在台灣各地的觀測點進行野外觀測。看似簡單的觀測,事前的準備細節還真不少,除了挑選適合的量測地點外,儀器的搬運、架設與量測前的校正等等,更不用說觀測期間的監控、更換採樣瓶/袋等等。
我在這期間也建立了許多(半)自動化的系統,如遠端監控、氣體流量與溫濕度生成/控制軟體、數據處理(MATLAB)與懸浮粒子粒徑篩選程式等等。
相關的研究成果也發表並被接受如下:
1. Reactive Aging of Films of Secondary Organic Material Studi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2012, J. Phys. Chem. A
2. A case study of single hygroscopicity parameter and its link to the functional groups and phase transition for urban aerosols in Taipei City, 2016,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在畢業多年後,還能有兩篇國際期刊的參與,實在是很感謝指導老師的放手讓我去做與提供我的經歷去幫助這些細節。
大氣化學領域的研究雖然不是這麼『直覺』地可以讓一般民眾感受到,但因為有這些尖端、前期的基礎研究,才能夠衍生更多的『資訊』提供給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有所突破。
老師最近亦持續與哈佛的Scot T. Martin博士合作,遠到Amazon rainforest進行野外觀測,若新的計劃有機會,我將繼續與老師合作新的研究。
2. A case study of single hygroscopicity parameter and its link to the functional groups and phase transition for urban aerosols in Taipei City, 2016,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在畢業多年後,還能有兩篇國際期刊的參與,實在是很感謝指導老師的放手讓我去做與提供我的經歷去幫助這些細節。
大氣化學領域的研究雖然不是這麼『直覺』地可以讓一般民眾感受到,但因為有這些尖端、前期的基礎研究,才能夠衍生更多的『資訊』提供給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有所突破。
老師最近亦持續與哈佛的Scot T. Martin博士合作,遠到Amazon rainforest進行野外觀測,若新的計劃有機會,我將繼續與老師合作新的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