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虛擬&實際

@分享虛擬與實際的世界中所遊玩的心得紀錄,從物理化學到生命科學、從人文藝術到現代科技、從虛擬介面到實際生命體。享受的只是一種學習與體驗。若文章內容有誤,歡迎提出以供修改,對文章的回饋,歡迎寄信給我!一起分享,互相學習成長的環境。
@個人簡介在『關於韃靼』
@我是韃靼~我的信箱:chenyuquan at gmail dot com

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百日計畫:028-自然與非自然的篩選

(ET-028)
Nesat即將到來,在臺灣肆虐的颱風,就像被關在圍牆裡一樣,只能等待,也做好準備以防災害加劇。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百日計畫:027-隱私與開放

(ET-027)
在ET-024有提到自動化、智能化相關議題,今日外出處理自然人憑證的事物,經過天橋看到一個整排監視器,想到“天網”的議題,在“影像演算法”與“影像裝置”越來越精密與普遍的今日,要做到滴水不漏的佈置早已經不是問題,而如何運用超大量的影像數據庫去“做”政府或企業或個人想做的事情,只是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的議題而已。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百日計畫:026-IVD與LDT

(ET-026)
在ET-021/008記錄了IVD以及CTC相關,有說到體外伴隨性診斷(IVCDD),這裡根據一些美國FDA與市場來紀錄一下。

對生技有興趣的人應該會記得“Theranos”這間獨角獸新創公司,但最終被爆出檢驗平台造假,一時之間,巨大的泡泡就這樣破了。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百日計畫:025-雲的一日

(ET-025)
週末了,第三週的開始,讓腦袋放空輕鬆點,欣賞今日開始的雲團,很美麗又壯觀。相片只能儲存部分感覺而已,還是親眼所見即所得。記得小時候看著雲總覺得厚重的雲內應該藏有神奇的東西,後來看到宮崎駿的天空之城,讓我瞭解人的想像力是無限且存在許多人的心理。


很幸運的短短十分不到的火燒雲,可以看到並快速地拍照留戀。

又厚又重的雲~一種感覺~

下面的雲層很厚重又很長~~像個航空母艦,又或者像個巨人伸出他長長的手臂~

百日計畫:024-軟體系統的穩定性

(ET-024)
7/21依然是個晴朗的好天氣,中午過後去散步與用餐,想到這幾日交通事故、意外事故以及一些時事議題(如燒香、腳踏車道、共享腳踏車等)。有句俗話說得挺有趣的,有人就有複雜!這並不是只說因為人較為高等所以顯得議題複雜,而是每個人的真理(價值觀)並不同,在決定任何事情之上,都必須經過提出、爭執、理解、妥協等階段,來取得議題的解決方案。

但即使是同樣(或勉強說是類似的)議題,因為時間、地點、參與人、影響事物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以上看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毫無意義。的確!是挺無趣的,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百日計畫:023-創新與管理

(ET-023)
最近參加了很有趣的聚會,也可以說是課程,有蘇拾忠先生的課程,也有Innoventure startup club的分享會。從去年開始閱讀如從零到一、自創思維、聯盟時代、設計思維與精準預測等書(其他更多未列出)。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百日計畫:022-人類大命運

(ET-022)
人類大命運,前天這本約五百頁的書看完了,作者上一本為人類大歷史,描述了他對於從古至今的解讀,而人類大命運則是應用這些背景知識衍生對未來的見解,並提出了三個問題,其實這三個問題可以歸納為核心的問題:神人的誕生。

當死亡不再是個議題時、當個人主義凌駕國族主義時、當生物醫學工程/無機生命工程持續進展時。人類(智人)的下一步是什麼?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百日計畫:021-體外診斷產業閒談

(ET-021)
今日去聽了概念性的課程,同時也想了想蠻多事情的。在回程中拍下了金黃色的內湖街景,快接近下班時間,人潮尚未湧現。

ET-008ET-009有提到IVD與CTC的醫療儀器,2014托前主管兼好同事的巧遇,帶著我進入上準微流體(MiCareo)進行醫療儀器的領域(在創控生技-Tricorn Tech.並不算是真的進入醫療儀器領域),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百日計畫:020-偶遇體外診斷儀器新創公司與研發心得

(ET-020)
昨天傍晚的天空,是很漂亮的粉色系,簡單的光線散射,造就成每個人心中所認定的美感是很有趣的。

今日又因緣際會去了一趟竹北,分享彼此與聽到這三年來模式一樣的醫療儀器開發公司的故事。究竟是否這就是宿命呢?還是這就是一種自然而然地循環,就如同簡單的光線散射/折射就可以創造出許多多的色彩!

我依然傾向於後者,因為也許就如同人類可以被解析為只是大量的生化演算法所堆疊出來的一樣,而證實這些結果的也是生物科學家自己。究竟人類的下一次大演變會變得怎麼樣,實在是有去,只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看到而已。



百日計畫:019-錯失恐懼症

(ET-019)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定義:總是擔心自己錯過什麼,雖然手中的選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選了之後又很難付出全心全意。

選擇越多,是否越容易得到錯失恐懼症?從文獻記載的解讀是如此!外在的選擇越多,人會不會因此失去專注的能力,人類的嗅覺、注意力和做夢的能力都不如以往,是不是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比較貧脊而灰暗?

但是保有多面向的選擇,是否才是正常的表現呢?若過度的專業化,人不就跟機械人/自動化一樣,只是日復一日地重複快速、單一的動作。亦有一說是人的生活中就是會充滿著不同的矛盾,所以,比起擁有懷疑和矛盾的社會,如果一切要求明快堅決,生活反而可能變得更貧脊而膚淺了。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百日計畫:018-自由的定義

(ET-018)
這幾天有個消息,基本上應該屬於國際新聞了,就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病逝。藉此來說說自己對於自由之意的解讀。


剛好朋友分享了脫北者女孩的書籍,挺有感觸的我也分享我的想法: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百日計畫:017-記錄自我

(ET-017)
這兩天午後無雷陣雨,天氣很好,吃完飯散步一萬步,除了助消化也健健身。

天氣的變化看似無常,但也多少能以科學原理與模式解讀,人生或多或少也如同。有時成敗看似機運,但確有可從一些脈絡可以窺見。所以天時—地利—人和,應已包含所有可能性,端視如何解讀罷了。

我有不定時寫筆記/日記的習慣,不定時的回顧自己以往所記錄的種種事件與感想,對照目前的自己,會想想我的本質是否一樣,或者是否需要調整,不管是哪種,都是希望自己與週邊的人都能有所成長,我認為持續的學習與體驗人生是很基本的態度與高度。

結論是我的記憶真的很不好,看著這些手稿,都會浮現黑人問號。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百日計畫:016-藍色窗簾

(ET-016)
藍色窗簾』,昨日看某篇文章中有人提到這個專有名詞。我不太喜歡專有名詞,專有名詞使用在專業領域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專有名詞通常是為了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相對應的內容。但在一般的溝通上面,若總是用一些專有名詞穿插其中,難免讓人覺得無趣。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百日計畫:015-蘋果

(ET-015)
今天輕鬆點聊聊跟蘋果相關的事情:

亞當與夏娃因蘋果而被逐出伊甸園;牛頓因蘋果而促進的新科學發展;賈伯斯因蘋果而使設計超越一般產品。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百日計畫:014-理論與實務的愛恨交織

(ET-014)
晚上在群組有個前輩分享了短文,其中有提到一個Phrase: Hands-on experience,大概的含義就是:(From Cambridge Dic.)

knowledge or skill that someone gets from doing something rather than just reading about it or seeing it being done.

百日計畫:013-隨波逐流

(ET-013)
接續昨日提到有關保持懷疑與驗證的心態,今天要簡單記錄的是『動物農莊』作者,George Orwell,動物農莊是本老書了,但其實也是這幾年才拿起來完整看完兩遍的書籍。藉由經驗自我的年紀增長!對於這本書提到的也有些新的感觸。

提到作者歐威爾,是昨日偶然看到追蹤的書摘網提到作者當初被禁的作者序的一段話: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百日計畫:012-電子鼻的鼻界



(ET-012)

之前提到的電子鼻,其中有舉例到狗兒(或其他動物)的高靈敏性與高辨識度。而“舊”科學研究是說人類在這方面是遠遠遜色於他們的。


真相是如此嗎?當然不是,最新的科學研究-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百日計畫:011-艾西莫夫之無神論者

(ET-011)
「如果我不是無神論者的話,可能會相信一個不看表面言語來拯救世人的神。這個神應該比較喜歡真誠正直的無神論者,而不是那些電視上的宗教明星,他們滿嘴上帝、上帝,作為卻全都是腐敗、腐敗。」


─艾西莫夫,《 I. Asimov: A Memoir》,1994。

百日計畫:010-冰酒

(ET-010)
說了兩天的醫療相關,回來喜愛的冰酒(Icewine),冰酒這個產品據說也是意外發生。在來不及採收的葡萄被冰凍後,意外發現壓榨出來的汁液出奇的甜美,而這就是冰酒甜度可以如此高的原因之一。

冰酒的來源當然不外乎就是寒冷的地帶,從德國、奧地利、盧森堡到加拿大,都是冰酒的產地。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百日計畫:009-氣體診斷與電子鼻

(ET-009)
昨日紀錄了IVD中的CTC應用,今日紀錄另一個也是非侵入式診斷-氣體。

捕捉、分析、診斷人體“排出”的氣體,所有的氣體除了碳、氫、氧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種化學分子,通常會存在空氣中的我們會給個專業到名字-揮發性氣體(或半揮發性氣體),亦即容易揮發的氣體,也可以說是化學分子,如尿味(阿摩尼亞),汽油味(芳香烴類)ˇ等,而人體一樣會產生各種氣體,如屁(硫化物)、體味(汗腺)、肺交換排出氣體等等。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百日計畫:008-CTC技術

(ET-008, 有補充)
整理一下思緒,近三年多接觸體外診斷儀器(In Vitro Diagnostics),亦即藉由非侵入式的偵測方式,來量測人體生理相關資訊,從較為人知的穿戴式裝置到最基本的血液/尿液檢測、X光、超音波、核磁共振等等,都可算是IVD相關類別*1*2。

而其中最常見的大概就是血液了,人體血液中除了紅血球、白血球等,還有很多“資訊”在你被抽血的那幾罐裡面,一般健康檢查的項目大概就可以列出十來項以上。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百日計畫:007-自由與發展的相輔相成

(ET-007)
自由與發展的關係?

社會風氣自由與科技/產業發展是否有絕對的關係,從歷史紀錄來說或許有這麼一絲相關性。


目前有一篇:『北大教授畢業典禮說實話』,提到中國為何在1500年後的發明史上缺席,原因就是社會風氣限制人民自由而導致。而提到1500年為分水嶺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歷史觀點,幾本書籍討論歷史發展如:『帖木兒之後』,『槍砲、病菌與鋼鐵』與『人類大歷史』等書(還有一些忘了書名),討論1500年後的大殖民世界,藉由航海(葡萄牙、西班牙等等),更快速且更大量的進行人口遷徙,而將更多的技術、知識傳播到不同地方(當然也包含殖民、疾病傳遞出去)。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百日計畫:006-午後大雷雨

(ET-006)
大雷雨!
http://muz.tw/1wUc

下大雷雨,午後雷陣雨,很巧地回到家才開始大雷雨!陽台的排水管因為短暫大量進水,排水不及而爆出!畢竟大樓式的構造通常是一管到底,例如排煙管、廁所通氣孔等等,所以若住在低樓層也常常飽受堵塞之苦。

炎熱的夏天常常悶熱,偶而來場午後雷陣雨是可以稍微消暑一下,辛苦的則是正在工地做工的人以及正外出騎車的騎士。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百日計畫:005-動物靈魂

(ET-005)
親近的動物!人也是動物的一種,提到動物是否有靈魂(包含人在內)也一直是科學研究的重點之一,不管是從神經科學還是從更基礎的生物科學都持續地研究並想瞭解這些奧秘。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百日計畫:004-被動的智者與主動的勇者

(ET-004)
謠言止於智者,還是動亂始於智者。昨日談到網路、同溫層等議題,現在自己紀錄/思考一下:

1. 過於方便的虛擬平台,讓部分人可以躲在虛擬屏蔽而隨意發言。(言論自由?)
2. 媒體非中立應該是個常識,但這個常識也存在著偏誤。(媒體操弄)
3.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是歷久彌新的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