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008, 有補充)
整理一下思緒,近三年多接觸體外診斷儀器(In Vitro Diagnostics),亦即藉由非侵入式的偵測方式,來量測人體生理相關資訊,從較為人知的穿戴式裝置到最基本的血液/尿液檢測、X光、超音波、核磁共振等等,都可算是IVD相關類別*1*2。
而其中最常見的大概就是血液了,人體血液中除了紅血球、白血球等,還有很多“資訊”在你被抽血的那幾罐裡面,一般健康檢查的項目大概就可以列出十來項以上。
而有趣的就是所謂的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r Tumor Cell, CTC),人體若得到了癌症,除了原位癌外,影響最大的就是癌症轉移,而轉移除了經由血液外,還會經由淋巴。在數十年前的醫學文獻中發現,癌症轉移會經由CTC而到新位置著床而轉移癌症,但初期這些CTC的數量非常的少,與血球相比,可以用 1 : 5 M來形容數量之少。也因此,如何透過科學方式將這些CTC“捕捉“到,一直是醫學界/學術界想做到的。
”捕捉“CTC,可以想像在一堆大小不一的彈珠中,要辨識特定尺寸/重量(物理性質)或生化特性,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在數百萬顆彈珠裡面去做這些事情。早期的CTC偵測方式也很直覺,用尺寸、重量等等,但某些CTC又與白血球尺寸相當,這樣並無法真的準確地捕捉到。
另一種則比較有趣,在CTC的表面“接上”了特定的分子,例如有“磁性的”,“發光的”分子,然後藉由“照光”或者安裝“磁鐵/吸引裝置“等方式,將這些被”標記“的CTC捕捉/區分起來。這些方式也大大的改良捕捉率。
但CTC捕捉起來後呢?醫生想知道的並不是儀器抓了幾顆,畢竟從臨床數據上來看,捕捉率不會是百分百、更甚者會有誤抓的可能性。也因此,醫學界更注重的是回收率,將捕捉的CTC獨立取出,進一步做基因序列分析(如NGS)。而這個需求就考驗所有號稱可以偵測/捕捉CTC儀器的能力,如何提高CTC的回收率?以便得到最佳的基因分析所需的含量。
除了回收率的模式,這幾年也很有趣的有另一種IVD可以應用的方式,就是所謂的體外伴隨性診斷(In Vitro Companion Diagnostics Device)。新藥開發公司,在開發過程中,有一個部分跟醫療器材不同的是必定需要經過臨床試驗,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驗證“新藥”是針對“目標疾病”的效能呢?伴隨性診斷在這裡就扮演了一個不錯的角色。
如同前述,偵測CTC在血液中的數量,搭配服用開發中的新藥,若能在早期就偵測到這些已經很稀少的CTC數量變化,則可以佐證新藥的效能。相關的法條以及產品也持續地發佈與上市中。
以上,稍微總結一下腦中的思緒,還有太多細節沒記錄到,以後持續的紀錄更詳細的內容。
備註*1:
從現行的分類,Medical device可分為體外診斷、心胸外科、醫學影像、眼科、骨科、齒科等不同的科別。X-ray & 超聲波被歸類於醫學影像,而穿戴式則目前還未有更符合的Guidance可以遵循。
在這裡我簡述為IVD,純屬我個人以Medical Device學理上分析原理為主,是否可以針對病人的病理現象作出診斷,或者使用“醫學分析儀器”比較表達我的原意,並非以國際法規、分類為主,在這邊備註原文的思維,以免誤導閱讀者。也謝謝讀者回饋此點。
而醫療儀器(Medical device)最主要的分類其實只有三種Classifications,可以參考:
FDA_Classify Your Medical Device
FDA_Device Classification Panels
備註*2
因應不同國家(通常美國、歐洲、中國、東協等)也會有不同分類或者所需遵守的法規,以上就見仁見智、以及針對所需國家去定義,可以參考各國FDA以及相關的網站,如國內有幾個可以參考網站,都會分享一些新知。
a: 醫療器材催化器
b: TFDA_藥品、醫療器材及化妝品類(臺灣的法規單位很難找資料,很零散,但若是要送國內的醫材,還是得遵循了)
c: 生醫人網摘
合度醫事檢驗的仿生物膜抓取ctc技術可以有86%的把細胞取下的比例,可以參考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分享,我知道CellMax技術來自中研院張瑛芝研究員,也是個很不錯的技術。
刪除